1、案例对应章节
第4章 第3节 呼吸作用的调节
2、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无氧呼吸的调节方式
(2)能力目标:理解巴斯德效应及其应用
(3)思政目标:科学家才是救世主,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性。
3、案例主要内容
(1)案例背景
巴斯德效应是指有氧氧化抑制乙醇发酵的现象。这是由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在研究酵母发酵时发现的。在供氧充分的条件下,呼吸作用会抑制酵解作用,导致糖的消耗和乳酸生成减少。该项在葡萄酒和啤酒的生产和保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该项成果仅仅是巴斯德对人类贡献的一小项,他以一己之力打开了“微生物学”的大门,他的发明拯救了后世亿亿万万人的生命。
(2)教学过程
他是病原菌和病毒的发现者,他是疫苗的发明人。
他用实验证明了食物与细菌接触才导致腐败,发明了“巴氏杀菌法”沿用至今。
他研究酒石酸的旋光性,首次提出分子不对称性理论,开创了立体化学研究。
他发现了酵母菌、乳酸菌,提出了发酵的概念,解决了葡萄酒、啤酒变酸难题。
他发现了 “蚕瘟”的病原体是致病的弧菌,挽救了养蚕业。
他证实了伤口感染和疾病是由病菌而非鬼神导致。
他发现对病菌进行削弱后能减轻它的毒性,发明了制备疫苗的方法,将人类寿命延长一倍。
他以一己之力,打开了通往微生物学界的大门。
他就是巴斯德
(3)案例启示
学习巴斯德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学习巴斯德冒着生命危险研发疫苗的科学家精神,学习巴斯德发明疫苗的耐心与科研思路。深刻领悟科学造福人类的含义,重新认识生物科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