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光合就是生命——匡廷云先生

发布时间:2025-09-15文章来源:

1、案例对应章节

3章 第3节 光合作用的机制

2、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光合中心的结构

2)能力目标:了解光合作用光反应的研究方法

3)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坚强乐观,团结合作的态度,学习匡廷云先生献身科学的精神。

3、案例主要内容

1)案例背景

为了加深学生对光系统结构的认识和了解,讲述匡廷云先生光系统II捕光天线复合体的发现过程和生活故事。

2)教学过程

光系统II的捕光天线色素蛋白复合体(LHCII)是完成植物光合作用的第一步的关键蛋白,其超微结构是由我国科学家匡廷云先生领衔的科研团队历经十余年完成的,发表在《Nature》上,并登上杂志封面。

光合膜蛋白的提取和功能分析是科研难题,中科院植物所科研团队历经10余年,建立了成熟的LHCII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100斤菠菜只能提取几十毫升的LHCII样品。提取样品联合中国中科院化学所历时2年完成了LHCII的结晶方法。LHCII的结晶送至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进行X光衍射结构分析,数月就得到了完美的结果。该研究成果引起学术界轰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

该成就是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的典范,其研究过程及其中的故事细节充分体现了客家精神。匡廷云先生两次身患癌症,坚持工作,并战胜病魔。匡先生遭遇了多次人生困难,仍然开朗乐观,百折不挠。匡先生90高龄坚守科研第一线,其精气神感染同行、振奋后辈,匡先生关心学生、温和可亲感染一批又一批科技后人。

3)案例启示

优秀的科研成果需要坚持不懈、团结合作、全身心投入。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生命才有动力和价值。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赵连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