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波兰亚当·米奇维茨大学Rafal Zwolak教授应邀来我院为师生作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生物楼232多媒体教室举办,由易现峰教授主持,院长王仁君教授及部分师生共同参与。

Rafal Zwolak教授是波兰亚当·米奇维茨大学的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动植物关系、种子扩散、鼠类行为生态和森林天然更新等领域的研究,在PNAS、Functional 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New Phytologist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

报告伊始,Zwolak教授以心理学等领域面临的“可重复性危机”(Replication Crisis)作为切入点,强调了严谨、可重复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引起了在场师生对当前科研范式和成果可靠性的深刻思考。以此为背景,他引出了自己的核心研究领域——鼠类与种子的相互作用,聚焦于这一研究方向,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该方向上的研究进展。
Zwolak教授指出,鼠类与种子的相互作用具有显著的“情境依赖”(context-dependent),并重点阐述了影响这种相互作用的三个关键因素:林木种子产量的年际波动(Masting)、鼠类种群数量(Mouse abundance)以及非生物环境条件(Abiotic conditions)。Zwolak教授团队以黄喉姬鼠与夏栎的互惠关系为例,富有建设性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深入揭示了鼠类的体型大小和探究能力等种内性状差异对种子扩散效率的影响,并结合上述环境因素进行了全面探讨。


报告现场气氛活跃,互动环节师生踊跃提问,就相关学术问题与Zwolak教授展开深入交流,Zwolak教授也对每个问题作出了细致解答。报告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报告是我院校庆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内容翔实、视角新颖,深化了师生对动植物互作机制的理解,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此次报告也是我院推进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举措,为开阔师生学术视野,促进国际科研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撰稿:张晨曦 初审:李玉建 复审:王庆贵 终审:李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