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孙娜:以笃行精神叩开中科院大门】

发布时间:2025-02-2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孙娜,曲阜师范大学2020级生物科学(师范)二班本科毕业生,2024年成功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2021-2024连续三年获校级三等奖学金,2024届山东省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在陈蕾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同源双交换原理构建野油菜黄单胞菌Xcc基因敲除突变体。

【构建知识体系的“三阶法则”】

面对考研初期机械背诵导致的知识碎片化困境,孙娜创新提出“框架-填充-精炼”学习法。“首轮复习不直接看答案,通过问题反推逻辑链;第二轮补充核心概念关键词;第三轮用学术语言重构完整表述。”这种层层递进的体系化思维,在她的野油菜黄单胞菌基因敲除研究中得到延伸——在陈蕾老师指导下,她通过300余次实验构建突变体,相关成果正在整理论文。

【英语攻坚的“时空折叠”战术】

为突破英语瓶颈,孙娜制定精密的时间管理方案:晨间背单词采用“新东方词根记忆法”,午休间隙完成20分钟长难句拆解,傍晚则进行全真模考。2002-2019年共18套真题被标注出不同色系批注,红色标注语法难点,蓝色记录答题范式,绿色标记易错陷阱。作文练习从最初提笔困难的“命题恐惧症”,到建立包含50个个性化模板的素材库,最终形成兼具学术严谨与文学美感的写作风格。

【破茧成蝶的成长密码】

性格内敛的孙娜曾深陷自我怀疑的泥淖,正是杨申振老师的“苏格拉底式”引导助其突破心理桎梏。“老师不会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是通过连续提问让我自己找到解题钥匙。”这种启发式教育理念,让她学会用动态视角看待成长。实验室伙伴共享的70G复习资料云盘、室友墙上不断更新的鼓励便签墙,构筑起温暖的支持网络,让枯燥的备考历程充满人文温度。

【追光者说:给青年学子的三重启示】

在题为《把每天的学习当作修行》的经验分享会上,孙娜用三个关键词总结成功要素:“目标可视化”——建立可量化的阶段里程碑,“过程仪式感”——用具体行动对抗焦虑,“认知迭代力”——将每次修正视为进步阶梯。对于大学生活,她特别强调实践价值:“不要只做信息的接收者,更要成为知识的转化者。”

展望未来,这位即将踏入科研殿堂的学子眼神坚定:“科研没有终点线,每个实验数据都是新起点。”正如她在日记本扉页写下的箴言——“苔花虽小,也学牡丹开”,这份笃行致远的科研精神,正指引她在生命科学的广袤原野上继续追寻真理之光。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赵连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