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汝少国教授应邀来访我院,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新污染物健康危害和生态风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王庆贵教授主持,学院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本次报告中汝教授介绍了新污染物的污染现状与非靶向筛查方法,以“如何高通量识别高风险污染物”为科学问题,提出“靶蛋白结合活性-风险物质筛查-毒性效应评价”的研究新思路,构建了高风险毒性靶蛋白表达载体库,克服非特异性吸附问题,建立了高通量新污染物筛查技术;以双酚S为例,系统阐述了新污染物健康危害,双酚S的致肥胖效应、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效应和机制、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类心血管疾病及机制,突破性解答了脂质的独特“去路” 受阻是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持续升高的原因;以除草剂为例,阐述了新污染物的生态风险,环境浓度除草剂抑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除草剂诱发硅甲藻演替对群落水平脂肪酸谱图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长期生态效应,首次建立从污染源到生态效应的定量预测与调控模型,将微观的毒性机制与宏观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相耦合,为实现“陆海统筹”的智慧治理提供依据。



汝教授的精彩报告引起了参会师生的浓厚兴趣。在交流环节中,大家围绕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生态毒理机制及防治技术等问题踊跃提问,汝教授一一作出细致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报告深化了我院师生对新污染物问题的系统认识,进一步拓宽了师生研究视野,对促进我院科研创新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撰稿:王瑶瑶 陈峻峰 初审:李玉建 复审:王庆贵 终审:李志广)